第(3/3)页 布日哈图爽快的接受了苏丹使者的这一提议,并且立刻与苏丹使者认认真真地讨论起交易的具体事项来。 叶尔羌地区的经济历来以游牧为主,能够提供给奥斯曼的货物不算多,而且奥斯曼也并不很缺那些。不过,见识过高务实改革与“土默特改革”的布日哈图却在这几年里尝试走起了新的道路。 他居然开始分配人手在伊犁河谷屯田! 当然,察哈尔部的蒙古人对此实在没有什么兴趣,被布日哈图分配去种田的大多是被他们征服的当地人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从原先左翼蒙古一路裹挟而来的汉人。 这些汉人是很早以前就被抢掳到察哈尔部的,原先地位非常低,但现在却珍贵得很,因为他们几乎都成了技术人员——专教种田。 除了种田,他们还种起了棉花,顺带着还搞出了大明的织布机,用棉花来织布。这下子算是找对了路,当地的条件极其适合种棉花,结果一年比一年高产,生产出来的棉布行销中亚各汗国,十分受欢迎,成了察哈尔部的拳头产品。 虽说这些汉人被掳走得早,并没有见识过高务实copy来的珍妮纺纱机,导致他们的纺织效率其实不算高,但再怎么不高,这织棉布去贸易也比原先的放牧过活强太多了。 于是布日哈图与苏丹使者商量的结果便是“棉布换火枪”,而这样一来,布日哈图又发现察哈尔部现在统治的人口不够用。 无论是希望扩大棉花种植,还是扩大纺织业规模,现在他们都非常需要人口。 但是中亚这地方人口历来比较有限,就算他们西征哈萨克汗国、布哈拉汗国等地,恐怕也抢不到多少人,而且这几个汗国目前还没有太衰落,刚刚舔舐完伤口的察哈尔也不敢贸然动武。 那如果北伐准噶尔部落呢?虽说准噶尔分裂得厉害,但他们现在的战斗力可不差,布日哈图小心翼翼试探了两次,发动过两次规模有限的作战,发现效果不佳——人家也是马背民族,就算打赢了也很难抓到几个人。 这样一来,布日哈图也没辙了,只能再次把目光转移回大明。 说实话,布日哈图其实不想和大明再次交手,尤其是不想和高务实交手。这个老对手太难搞定了,虽然他打仗的手法在布日哈图看来不算特别高明,可是他的强大是全方位的——他先搞定了国内,能够靠着大明强大到碾压的实力硬来,这就是一力降十会,布日哈图再怎么智计百出也着实没辙。 但是这一次,布日哈图得到了好消息——高务实不在朝中!他于半年前(消息传递耽误了一些时间)出征去了朝鲜。 布日哈图得到的消息是,朝鲜作为大明的忠藩被倭寇打得近乎亡国,而倭寇出动了二十多万大军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倭寇拥有精良的火枪。 火枪的厉害布日哈图真是见得够了,因此一听说倭寇出动了二十万火枪大军(有误会),他顿时认定高务实此次出兵不太可能速战速决,至少也应该要打上一两年。 出于这样的判断,布日哈图疯狂地催促奥斯曼帝国方面大批提供火枪,并且将自己手头能够匀出来的棉布统统交易出去。同时,他也加速了训练进度,以过去被高务实火器化大军吊打的经历激励察哈尔部的蒙古勇士,让他们愿意放弃弓箭而使用火枪。 报仇雪恨,这个词在任何一个尚武的民族都很好用。由此,察哈尔部的火枪训练进展神速,火枪部队的扩张也很快。到了此次出兵之前,布日哈图已经凑足了一万六千火枪兵。 虽然相比他们号称的“十万大军”而言这个比例好像仍然不高,但在骑兵优势仍在的情况下,至少也足堪与甘肃当地明军一战了。 ---------- 感谢书友“曹面子”的打赏支持,谢谢! 感谢书友“云覆月雨”、“曹面子”的打赏支持,谢谢! ps:昨晚又码字码到睡过去了,幸好是周末,早上赶紧赶一下,5k的章可以还1k的债,现在还欠5k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