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颍川四姓-《汉帝崛起》
第(2/3)页
荀攸看着这个年龄比自己小的叔叔,收敛笑容,轻声答道:
“陈先生的意思是求贤诏也就文采有点看头,实际难以起到什么作用。”
“噢。”荀彧略显尴尬地瞅了眼陈群,见他没有注意到这边,轻吁了一口气,正襟危坐,若无其事地看向上首的大人们。
这时的荀彧怎么也不可能想到,身边这个叫他大哥,比他小四岁的小子,未来会成为他的女婿,现在这点小场面,怎么也尬不过“大兄变岳父”吧!
且说众人笑过之后,陈纪这才正色道:
“话说这天子自今年病愈之后,举动每每出乎意料之外,好似变得明智起来,实在怪异之极。”
“大概是一场重病让天子变通透了吧,生死之间有大恐怖,也有大彻悟。”钟瑜接口道。
“不。”荀爽摇头道:
“依我看,天子是否彻悟暂且难说,聪慧倒是一向不缺,只是这聪慧对大汉社稷是利是弊更难说了。
以往天子禁锢我等士人,重用宦党,征召文艺小人,昏招频出;
现在下诏求贤,还欲亲自殿试,看似贤明之举,实质与过去并无二致,无非想要建立完全听命于天子的帝党。”
“慈明公一言,令融茅塞顿开。”
韩融抚手道,“天子在求贤诏中说‘唯才是举’‘毛遂自荐’,绕开了察举制,让寒门及平民士子有了面见天子的机会;
再以殿试选才,如此一来,用人全操于天子之手,还真如慈明公所说一般,与过去任用私党一脉相承,只是现在这一手更高明吶。”
“当今天子雄心远志,这是想学先汉孝武皇帝啊!”荀爽补充道,其语气冷淡,看似赞许之言,听来却毫无欣赏之意。
这也不难理解,士人们向来尊崇圣人王道礼制,提倡君君臣臣、各行其是,由此对汉武帝观感复杂。
一方面赞颂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圣举,另一方面又抨击其大权独揽、独断专行、无视臣权的霸道作风。
在如今的儒生们心底,汉武帝的“武”字大概没有多少赫赫武功之意,只剩下穷兵黩武了。
荀爽更是持这种观点的主力派,当今天子有学汉武帝做独夫的苗头,他能有好感才怪。
在座诸人显然也了解这一点,都明智地没有接口。
只有韩融叹息道:“天子此举明显有排斥名门望族之意,几个小子入朝应试恐难有作为吶!”
“哈哈,元长兄多虑了。”荀爽抚了抚下颌短髯,浅笑道,“据我所知,天子殿试以出题策问为主,元长兄不会以为那些个乡野村夫真有比得过这几个小子的吧?”
“噢,我倒是没想到这一点。的确,这几个小子虽然年轻,才学见识却皆属上等,若公平比试,难有落榜之理。”韩融边说边赞许地看了看几个小辈。
“不错,这也是我认为天子此举难有作为的原因所在。”
陈纪接着道:
“其实在我看来,天子殿试反而对我等家族子弟有利。
乡野间的确不乏才智之辈,可其一缺经书典籍,二缺传承教导,又能有多少学识。
只要天子不徇私舞弊,最终比拼的还是家族底蕴。”
“元方贤弟所言甚是。”荀爽颔首道,“我等怕的反而是天子如去年那般,不经考核而任用私人,不过那样的天子也不值得我等评议了。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众人赞同。
荀爽又道:“所以,天子与朝局如何,我等静观其变即可。
我召集各位贤兄弟及几位贤侄过来,其实就两个目的。
一是给小子们一个联络感情的机会,二是想当面见见几个小子,说几句话。”
一众年轻人本来在下首静听长辈谈话,这时听到荀爽的话,全都轰然站了起来,齐声答道:
“我等恭听教诲!”
荀爽双手虚按,笑道:“你等不必如此拘谨,坐下听我说。”
“唯!”小辈们又纷纷落座,正襟肃容,都是一幅幅恭听训示的模样。
荀爽也不作态,道:
“当今天下情势晦暗不明,天子心思手段难测,对我等士人而言,是最坏的时候,也可能是最好的时候,尔等小子须用心历练,多多参悟经世之道、处事之法。
尤其几个将要出仕的小子,当谨记,朝堂最是凶险,须多看、少参与,尤其不要轻易下注。
当然,有我等家族为后盾,需要下注之时,亦要果决而为。
这其中之拿捏,就看尔等各自的悟性与造化了。”
见小辈们个个若有所思,荀爽甚是满意,他呷了一口茶,然后接着道:
“今日我教尔等五个字,尔等须仔细记下,不论现在是否明白,只要日后处事前想一想,终究会有所益处。
此五字分别是:身、家、名、时、势。
第(2/3)页